池父死了多年了,但是这多年杜,池两家是有来往的。特别是池英杰中了秀才以后,王氏动了让两家结亲的念头,所以来往的相反要比前两年更频繁一些。
本来刘氏也觉得,这门亲事不错。
英杰那孩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,虽然他相貌一般,但是写得一手好字,学问也好。最重要的是,他已经考中了秀才,有了功名,将来没准儿能鲤鱼跃龙门。
万一这孩子当了官,那自己闺女可就是官家太太了,这么好的事儿,上哪儿找去。
自己生的闺女,就算没在她身边长大,她也是一样知道那孩子的心思。
玉娘长得太好,怎么可能甘心当个乡下村妇?若是能嫁给英杰,当然是最好的。
退一万步说,就算将来英杰不能当官,只守着一个秀才的名头,去私塾里教教书,给商铺记记账,当个账房先生,那也是份不错的营生。
王氏这个人,刘氏还是了解的,是个要强的,但也不是不讲理的人。她是看着玉娘长大的,自然知道玉娘娇贵,将来两个孩子成了亲,在活计这方面,也不会太难为孩子。
刘氏想得挺好,却不想女儿说啥也不同意这门亲事,还搬出了去世多年的老爷子,说池英杰是个短命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