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,那样是要遭天谴的。
“要不咱把地佃出去?”杜玉娘跟刘氏商量,“您看,要是开春了,得犁地,得耕种,天天得长在地里头。要是我爹跟我哥去种地了,面馆里的生意咋办啊?就咱们两个人,肯定是要忙不过来的。而且他们也没有住的地方,来回奔波,太辛苦了。”
已经分家了,二房人又是那个态度,就肯定不能回老宅住的。
刘氏便愣住了。
“不如劝我爹将地佃出去,找个老实肯干的佃户,只收四成租子,那些粮食也差不多够咱们吃了。”
刘氏一边点头一边想,不用出人工,不用风吹日晒,还不用耽误面馆的生意。种子不用他们出,也不用锄草,施肥,省下了很多力气。
四成租子,也不少了。
刘氏是个良善的人,不会太苛刻佃户的。
“就怕你爹不同意。”
杜玉娘就道:“面馆生意这样好,我爹舍得放弃?地还是咱们家的,不过是少些粮食,少些辛苦。他会想明白的。”
刘氏就点头,当天晚上就把杜玉娘的这番话跟杜河清学了一遍。
杜河清思量再三,觉得闺女的话是有道理的。
店里的生意好,他走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