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哦,那你倒是说说看。”李世民听到了师凡的话,惊奇地说道。
王学波亦是开口道:“是啊,你念出来看看,我倒是看看谁的诗更胜一筹!”
师凡微微一笑,深吸一口气,开口念道: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”
“嘶——”师凡此诗一处,四座皆惊,纷纷抬头惊讶地看着师凡,没想到师凡居然敢做出这样的诗!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师凡以“春种”“秋收”,概写农民的劳动。从“一粒粟”化为“万颗子”,无比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。
第三句“四海无闲田”,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,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。
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,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,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。
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,在丰收的年头,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?
然而尾句却是“农夫犹饿死”!
这一句话真的是触目惊心!
一个“犹”字,发人深思。
为什么农夫还会饿死?
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,陷农民于死地呢?“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