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寿细无巨细地询问戴义有关东厂的分布、消息的传递等。失败的创业经历使得朱寿什么都懂一点。他根据得到的数据在纸上打草稿。
“不行,这样做算上制造成本、运输成本、管理费用,每支笔成本2钱太贵。”朱寿看着纸上的数据自言自语地说。
戴义侍候在一旁,瞪大眼睛惊奇地看太子运用西洋数字运算。西洋数字早已传到大明,但是除了太子爷,他没见有人真正使用过。
朱寿摸摸下巴:“可以把书写笔、纸和墨打包一起卖,降低运输成本。”
朱寿列好计划表,恳求戴义协助,“麻烦戴公公帮我安排,过年前我会准备2万套发往各地。”
“太子爷折煞老奴。”戴义笑呵呵地允诺,“太子爷吩咐一声,东厂上下必定竭尽所能。”
东厂是皇族手中的利剑,太子殿下却把东厂当成镖局用,让他啼笑皆非。
戴义笑着问:“老奴有一事不明。太子爷已经调了刘瑾管理内行厂,再调入刘孝,不怕两人打起来吗?”
“刘瑾头脑活络,我打算让他总揽货物售卖。刘孝负责监督工匠。我还想把身边的黄伟调去管账,高凤负责采买。御史监管所有人。生产的不管卖,卖的不管帐,管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