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朗星稀的夜晚,朱寿伴着耳边滴答滴答的电台声入眠。谷大用充当杨慎的保镖去往云中城,刘瑾抢过朱寿贴身内侍的活,搭建帐篷把朱寿抱入睡袋。
朱寿入眠后,刘瑾调动大同水泥的工匠把水泥送往河套。内行厂在靠近河套的榆林、宁夏等地征召的十几万的临时工,他们将协助工程兵团修筑长城。
天亮后,第一批匠人将从多地进入后套、西套。大同水泥作坊会抽调一半人员到河套建立新作坊。首批建筑材料从大同调入,今后将会由河套自产自销。
征召的临时工的工钱分为三部分:每月1两的工钱,抵扣家中需缴纳1两的杂税,从内行厂借价值1两的种子、农具的费用。入征的大多是生活穷苦的边界军户子弟,当两个月河套临时工能让他们为家庭减去大部分的负担。至少当地官府不会逼着他们卖粮交税。
临时工们裹上厚实的衣服,大半夜从家中出发赶到集合地点。早去的人能吃到美味汉堡,那是连锦衣玉食的太子殿下都赞不绝口的美食。大家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,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憧憬。
底层百姓和卫所强烈支持收复河套的举动!被蒙在鼓里的官府只能被民意绑架,捏着鼻子支持。
朱寿把全面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