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难不倒你。”
“自然,第三首是写松鹤楼,我没记错吧,掌柜。”王重阳说道。
“正是,如若公子不吝,可以赐下墨宝。”掌柜的说道。这个掌柜的也算是个人精了,王重阳前面两首诗都做得非常好,可以说,这两首诗完全可以名传千古。如果王重阳的第三首诗,和这两首水平相似。那么对于松鹤楼来说,不亚于一块活招牌。一旦这首描写松鹤楼的诗传遍整个大唐,到时候各地的文人墨客,想必都会慕名而来,他也能赚个盆满钵满。
王重阳自然看出了掌柜的小心思,不过他也觉得无所谓,反正这些诗也不过是,“搬运”过来的。正所谓我们不生产诗,我们只是诗的搬运工。于是点头答应。
“快,笔墨伺候!”掌柜的见王重阳同意了,立马就呼喊道。
王重阳在前世就已学过书法,来到唐朝以后,更是经常练,他现在的字,和大唐其他读书人的字体完全不一样,可以说是自成一派。
王重阳看了看窗外的夕阳,于是提笔蘸墨,一气呵成,在纸上写下了。
登松鹤楼
白日依山尽,
长河入海流。
欲穷千里目,
更上一层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