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大家抱着银子一起死的话,便只能靠士们出钱出力了。
出钱出力,这次士绅们肯赏脸道知府衙门来,就已经算是默认了。
但每家每户该出多少?却是个大问题啊!
没有一个认愿意自己多掏,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别人少掏。
就为了一个份额的问题,士绅们就花了一个上午都没谈拢。倒下了下午便风向突变,几乎所有人都有志一同地针对起了李家。
谁叫李家是城里最大的粮商?
如今城里要论谁家的粮食最多的话,肯定就是李家了。
何况如今的粮价如此高企,李家赚了这么多银子,是不是也该拿出一部分来回馈百姓了?
李家家主听到一众士绅诸般借口,当然也曾据理力争。
毕竟谁家的钱粮都不是是大风刮来的!
可奈何,上有几个老不死的煽风点火,下有一帮小点的士绅也在拼命挤兑,在加上一个摆明了拉偏架的知府。
也难怪李家家主走出衙门的时候,脸色那般难看了。
说到底,无论那帮士绅们找了多少借口,其实都是假的。
表面上道貌岸然,暗地里男盗女娼的事情,哪家又少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