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了,界河大造船厂也在他的管辖之下。
今天他也陪着武好古和武好文一块儿在参观船厂。听到武好文的提问,当下就道:“怎么会没有人要?光是海路市舶制置司就在界河大船厂订了200条7500料的粮船和100条6000料的桨帆战船。”
“什么?”武好文一愣,一张胖得都快抖起来的面孔上堆满了问号,他说海路帅司啊!这么大的买卖咋一点不知道?难不成是米友仁的爸爸过世前下的单?
武好古一笑,“二哥儿,这些船都是急需的……一来朝廷要从南洋买粮食,这可是关系到江南、两浙、两淮等地改稻为桑之事的;二来朝廷来日北伐还需要海军配合,所以桨帆战船也少不了的。”
“改稻为桑”在宋朝还是比较容易操办的,关键就是有没有稻米可以填补缺口。因为大宋朝廷在江南、两浙、两淮等地拥有大量的官田。因而能用行政手段推动改稻为桑——只需要求租种官田的农户执行,并且给予一定的补贴就行了。
而且也不需要都改了,只需要将产量比较低的旱田改种桑树即可。
不过大宋宰执们也都是仔细人,不会盲目上马“改稻为桑”,一定得先看见粮食。而要取得那么多的粮食,当然得多造点战船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