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争的胜利,则带来了一大批的“新开封人”。一大批归顺大宋的河湟、西夏降人的家眷,还有伺候那些家眷的仆役女使,陆陆续续到了开封府。童贯和高俅还拘到许多西夏以及青唐的工匠,相当部分也都送到了开封府安置。
另外,不少西军将门也把半个家族从陕西挪到开封府了。这可是态度问题!现在西贼已经平定,西军这个团体,自然到了可以卸磨杀驴的地步了。好在大宋官家眼下还是讲规矩的,杯酒释兵权嘛!因为契丹还没打垮,所以先释一半。
不过这一半,人数也不少了。西军将门也都是百年的老将门,谁不是一大家子人?而且将门老爷都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。谁都得带上一大批伺候的人入京啊!
另外一个迁入开封府的群体则是辟雍学宫、青城学宫和步兵学校相关的学者、学生和家眷。
因为西北大安后朝廷的军费开支骤减,同时儒家学派的斗争开始渐渐激化。所以苏辙、张商英等人在过去的两三年中,也在三校和与三校配套的小学上花了不少公帑。从外府请来了许多关洛学派的大家,还试着恢复起了“地方府学——中央辟雍——科举授官——再入辟雍深造学习实学”的学校升级路线图。
当然,不入辟雍学宫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