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杨大官,某家也是情非得已啊!”
在燕山路经略安抚使司内“劝进”的人们,已经喜气洋洋的散去了,武好古便将不知所措的杨戬请进了一间清净房舍,置上香茶,先看了那位走马承受带来的赵佶的密诏手书,然后就开始和杨戬促膝谈心了。
听到武好古所言,原本六神 无主的杨戬似乎又看到了一点希望,小心地问:“节帅是想让咱家给官家带什么话吗?”
武好古一笑,将手中拿着的赵佶的手诏轻轻摆在了眼前的案几之上。在这份手诏中,赵佶对武好古倒是好一通安抚。不仅主动承担了这场“北伐之误”的责任,而且还提出要把庆德公主赵玉盘许给武好古的长子武义勇。
既然赵佶有情有义,那心地纯良的武好古当然也不能当个无情无义的小人了。
“大官,”武好古苦笑,“你现在一定以为某家在燕京的所作所为已经够得上谋反了吧?”
“这,这,这是哪里话来?您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啊!”杨戬刚刚放下一点的心思 又提了起来,心说:咱家可知道什么叫成王败寇的……您还没败呢,当然不是寇了,说不定还是真命天子呢,咱家可是第一个劝您当幽州节度使的!
看到杨戬的反应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