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人,都是佛门顶尖的高僧,要不然就是武林中一等一的武者,在心境方面远胜寻常人,在众人的意念激荡之下,因为大多数都是佛门中人,那些意念就会彼此碰撞,演化,在经过万佛殿的独特作用,逐渐形成一股庞大的意境。
而且,骆建勋还注意到,在众人讲经说法的时候,那释空和尚并没有闲着,嘴里不知道在默念什么经文,身上也是逐渐升腾起一股浓厚的意境,这股意境和万佛殿之中的重重意境意念相合,好似一股润滑剂,一股融合液一样,将那些意念融合在一起。
这股意念,集合了在场众多高僧对于佛法的理解,能够促使一众高僧在佛法的路子上更进一步,所谓弥陀讲经,便是用来激发佛门子弟修为的。
同样的,因为武者想要更进一步,也需要在意念意境上有所突破,形成自己的真意,自己的势,这弥陀讲经之中,虽然汇聚的都是佛门子弟的意念,但是佛门讲究入世,红尘炼心,千变万化,因此,武者也同样可以在这些意念之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数,自己的意念所在,从而突破到更高的境界。
这也是为什么,但凡参加了弥陀讲经的人,都能更快的突破,可是同样的,这样的突破也是有代价的,弥陀讲经到底是为了让佛门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