锋的话,那么现在两人在急速的招式变幻中,招数变化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碰撞,只是其中的凶险处,皆在意境之上,远非任何文字可以形容。
只见,骆建勋和释空和尚就犹如圆规的两个支脚一样,释空和尚是圆心,巍然不动,骆建勋则是画脚,不论如何变化,只能围绕着释空和尚旋转,在这样的情况下,释空和尚处于超然的姿态,淡开生死成败,因此剑招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,但是不经意间对手便只能束手束脚,十成的功夫发挥不出七成。
可是骆建勋每出一招却十分刻意,但是这种刻意却又上达无意,因为骆建勋每出一剑,完全针对释空和尚的剑招而发,而且都往释空和尚体内气机的滞涩处去,仿佛把握住冥冥中遁去的一,无论释空和尚如何变招,但是那一丝不完满的气机,在骆建勋眼中都一览无遗。
分明自己才是圆心,却隐隐有种骆建勋才是看透一切的那个人,而这其中的缘由,则来自于骆建勋的观天之眼,没错,经过这么久的战斗,观天之眼的几率便是再怎么低,也终于有所触发,虽然释空和尚的每一招都不尽相同,但正所谓,万法同源,再怎么变化的招数,也是来自于原本的武功修为,也正是因为这样,骆建勋才能每次攻敌自救,招数变化犹如奇思 妙想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