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户可没有知青那么热血,鼓动一下就愿意死了命的干活儿。尤其是从内地新来的这些农户们,可会靡洋工了,一天天进了地里,你看他在那地里一天,出人不出活儿,再甭提搞生产了。
反正只要混足十个工分,一样有饭吃,谁出力气,那不是傻吗?
针对这种情况,陈丽娜就实行了承包到户制。
一户人家一片地,给你定了工分,随你几天干完,总之,早干完早回家,懒汉你就磨洋工,再也挣不到多余的工分啦。
另一边儿,刘小红召集了一群小丫头,跟着陈场长,也要出门干活儿呢。
今天,她是跟着陈场长一起出工,和田伯伯一起去农业大棚里。
田晋教授,是在平反之后也留在农场里的专家之一。
“田教授,郭记者一再拍电报来,让我把您劝回去,可您就是不肯回北京,要知道,您还不到五十,在我看来,真心不老,农大已经复课,回去继续教书吧。”
“小陈啊,经过这长达十八年的改造,我的知识水平已经严重倒退,再到教授的岗位上去,有资格,但没能力,那就等于是尸位素餐了。反而这大漠戈壁,育种育苗,于我来说更有意义,你就甭劝我了,我是不会走的。”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