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甚至还混成了几朝元老。
也正是因为如此,有关靖难之役的真相,从一开始就扭曲了。这帮文官总会想尽办法,用尽手段,替已经殉道的同伴,擦胭脂抹粉。让这些人变得光彩,也等于给自己脸上贴金,有谁愿意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呢?
这些事情朱棣是清楚的,可他手上没有人才,不得不认命……而这些旧臣,许多又聚集到了朱高炽的身边,重演了一次朱标和朱元璋的故事……只不过在这个二点零的版本中,朱高炽活过了朱棣,而且他的精明也远胜朱标,能从容驾驭文官。至于朱高煦,他有朱棣的心,却没有朱棣的命,只能凄惨收场。
但不可否认,朱棣之后,再也没有皇帝能斗得过士大夫了,
所谓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,既是事实,也是无奈啊!
倒是当下的朱棣,和历史上的情况大不相同。
他已经彻底掌握了大义名分,再也不是篡位夺权的天子。
而且柳淳代表了一大批的变法文官,他们坚定站在了朱棣一边。
尤其重要的是,民间动起来了,最底层的百姓动了,虽然不是全面的,但是从北平,到山东,再到江南,这些百姓不是加入靖难的行列,就是支持同情靖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