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商鞅变法能够成功,那是按照军功授爵,培养出一支足以横扫六合的强兵……至于王安石,张居正之流,不敢触碰军制,只是在财税上面修修补补,完全是沙漠上建城堡,不堪一击。
柳淳布局变法多年,终于能彻彻底底整顿军制,他的喜悦可想而知。
坦白讲,促成朱棣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非常复杂,绝不是柳淳一个人的功劳。
蓝玉当年舍弃一起,跑去办学。
朱勇、丘骏、丘骢,年轻一代将领的优异表现。
最最关键,张玉临终前的遗言,化成临门一脚,最终促使朱棣同意改革军制。
的确是太不容易了,时机千载难逢,万古少有。
也正因为如此,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
“柳淳,你就不要卖关子了,赶快说,你打算如何下手?”蓝玉迫不及待追问。
柳淳轻笑,他从桌案下面翻出了一份东西,让给了两个人。
蓝玉接过来,朱能则是起身站在后面,两个人一起观看。
刚看了个开头,两个人就喷了。
“柳淳,你这是要拍马屁啊?”朱能怪叫道……瞧瞧啊,柳淳这货建议什么?他建议给兵马正名。
怎么正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