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永乐大典怕是要提前变成洪武大典了。
朱元璋又自言自语道:“修这么一部巨著,只怕耗时不少,朕如今两鬓斑白,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成书的那一天了!”
太子朱标忙道:“父皇,此事就交给儿臣,儿臣一定竭尽全力,尽快修成!”
朱元璋微微摇头,“这次修书,是为了我朱家江山社稷,万代之功,不能一味求快。必须要修得完美无缺,等这次圣寿结束,你就拟一个方略出来。对了,有什么疑问,就找这小子,他鬼点子多。”
要修书啊!
会不会有利可图呢?
柳淳眼珠转了转,突然笑道:“陛下这么说臣,那臣就出个鬼点子修一部巨著,固然重要。可臣觉得,衡量一部著作影响力的大小,还要看流传范围。就好比大诰,陛下亲自修订,家家户户都有一本,百姓就能明白朝廷法令,听从陛下旨意。臣觉得再修巨著之前,能不能先修订几本小册子,方便流传。陛下也可以衡量一下效果,再做定夺!”
朱元璋吸了口气,是有些道理,鸿篇巨著固然好,可能看懂的人有几个,老朱是希望每个老百姓,都能忠心大明,所以修出来的书,最好像大诰一样,人手一本才好呢!
“这个建议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