厂,还有田庄牧场,大宁完全是商会和农会在做主。
按照文官常说的话,这叫垂拱而治,是上古三代才有的场景。
可黄子澄却半点都高兴不起来,他只是想赶快脱离苦海,偏偏昔日的老朋友都不愿意帮忙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愿望。
就在黄大探花借酒消愁的时候,天上掉下了一个馅饼。
朱棣携带着大批货物南下,燕王治理之功,天下皆知。朝中的一些人,不愿意把彩头都给朱棣,他们就仔细挖掘,还有谁能分去朱棣的功劳呢?
柳淳?
貌似还不如都给朱棣呢!
那就只剩下一个右布政使黄子澄了,没法子,谁让大宁就这么两个正式的文官!
黄探花从过去的臭名昭著,一跃变得炙手可热,甚至成了地方的干吏,什么事情都没做,就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,不是躺赢是什么?
更让黄子澄兴奋的还在后面,他得到了甲等考评之后,恰巧苏州知府出现空缺。论品级,知府远不如右布政使。
可问题是苏州府啊!比许多省份还要富庶!
而且就在京城旁边,随便溜达,没准都能混进京城呢,黄子澄太需要东山再起了。
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