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有很多现在人无法理解的现象。
比如一个人听了另一个人的伟大抱负之后,就甘愿和另一个人共同‘创业’,从卖草鞋再到三分天下……刘大耳一句‘匡扶汉室’忽悠了多少人?!
但是为什么其他人又愿意听他忽悠呢?!
第一,古代人重信。说出的话,如果没有实现,就一定在实现的路上,一诺千金,所以很多人不会去怀疑别人郑重态度说下的话。
第二,古代人很多人都活的有些迷茫,说白了就是文化水平不高,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,或者可以干什么,然后一听到谁谁谁要干什么,觉得这个人很有主见,反正活着也是活着,就跟着他一起干好了!
但是你千万不要古代人傻,我们跟古代人的最大的区别是生活环境的不同,而不是智商的区别。
第三,就是态度问题,古代人见面对于自己看中的人都会各种礼贤下士,当然,这必须得高位者对下位者使用,这就得谈到出身的问题了,刘大耳不辞辛苦的捞了一个中山王之后的原因,就是表达自己不是泥腿子,自己拥有皇室血脉……这和二爷三爷一比,大耳一下子就高了一截!
举个小例子,就好比王校长见你打游戏非常的厉害,觉得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