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,着实办得不错。这般才是真正的大胸怀。”老头见到这份报纸,很是欣慰。
“先生,学生以为,读书者,当以天下为怀,当以百姓为要。孟子有言,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但是读书人,多以高高在上之姿态,鲜少有人真正把贩夫走卒放在心上。学生办报,便是想文人与百姓能真正有一个可以共同交流探讨的地方,如此才是真正以民为贵。”甘奇又侃了起来。
老头胡瑗闻言又是一脸惊讶,因为甘奇这一语,又直指了读书人的另外一些本质。古代读书阶层,其实有一个问题所在,那就是知识垄断,乃至信息垄断。读书阶层与平民阶层,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,那就是在于知识与信息的垄断。
这种垄断,是读书阶层在潜意识里故意造成的。这不是某个读书人造成的,而是整个阶层造成的,因为垄断了知识与信息,就会垄断利益。这是利益之争。
再把这个事情往细致里解析一下,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便更能理解了。为何在知识垄断的古代,就能大师辈出?唐宋也好,乃至最晚的民国时期,大师辈出。
为何到得义务教育,全民教育的时代,就再也难出真正的大师了?
因为义务教育、全民教育之下,知识与信息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