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样门道多,只是依靠祖上积累下的田产,说实话他又花钱又大手大脚的,没事就开“酒博会”。
宋晨听到过老管家好几次私下抱怨,每年都要卖上几十亩良田才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。
宋晨当然不愿靠山出这么多,毕竟他不能确定盈利,不过不得伤了他的自尊心。
“靠山,三万贯就能买六万贯的债券了,你一个人不应占这么大的比例的!”宋晨是以‘斥责’的语气说出来。
“不要叫我靠山了,”文天祥觉得自己嘴巴都讲干了,“有意思 ,你意思 是我还占你便宜了?”
“不是占我的便宜,是占了天下人的便宜,”宋晨得快速接话才行,不然靠山想起来是怎么回事,那可不好了,“我的打算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,这一次债券发行采用折价的方式,折价百分之五十,重点是来一次投资者教育,把大宋的信用体系初步建立起来!”
“又新词,”文天祥都懒得提了,“折价发行,给我把所有细节讲清楚!”
宋晨抿了一口茶就开讲了,这次债券预计发行二十万贯,折价五折发行,这就能募集十万贯,名义年息是一分,实际上是两分,按年给付,十年后归还本金,不过有个附加条件,如果资金募集方银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