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总会是个舶来品,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。当时最负盛名的夜总会是1889年开业的法国红磨坊歌舞厅。
舞女们穿着长裙,伴着狂热的音乐节奏,扭动臀部,把大腿抬得高高的,直直地伸向挂着吊灯的天花板。
当时英国人称这种舞蹈为“康康舞”,认为它很放荡,很下流。
但欧洲的艺术家、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对此十分感兴趣,看台下围满了“端着酒杯的贪婪看客”。
一切向西方学习,20世纪20年代跳舞之风风靡魔都。开始是外国人自己跳,后来一帮喝过洋墨水的华夏人跟着学,慢慢也就成了时髦。跳舞的场所,也从私人聚会扩大到专业的舞厅。
说起舞厅,就不得不提百乐门。
这可是当年享有远东第一乐府的娱乐场所。哪怕后世也频频在谍战剧中出没。
在落成典礼的当时,魔都最有名的报纸《申报》可谓极尽赞美之词:
“玻璃灯塔,光明十里。花岗岩面,庄严富丽。大理石阶,名贵珍异。钢筋栏杆,灵巧新奇。玻璃地板,神 眩目迷。弹簧地板,灵活适意。”
现在,魔都五大超一流舞厅,仙乐斯、丽都、大都会、维也纳,百乐门也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