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挥师扬州,准备与吕珍决战,而朱振却班师回了盱眙,同时还带着宋室敕封的盱眙县伯的圣旨以及大印。
常遇春、常茂、常升三父子,傅子介,朱沐英,刘青山,数位大将随行,以及军山两千多精锐,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卫戍部队,总数直接超过两万人浩浩荡荡。
对于常遇春这员虎将,朱元璋还是非常爱惜的,虽然因为邵荣的事情处罚了他,但是却依然给了他两万的兵力,甚至连军山的兵马,他都可以染指。
而朱振也不是没有收获,他的新爵位是盱眙县淮安省平章。
所以朱振在回了盱眙之后,来不及与夫人们温存,便马不停蹄的赶往淮安。
表面上朱振的权威和职务都似乎是降了,但是实际上却是升了,因为之前朱振的江南行省枢密副使,看似职务非常高,疆域非常广阔,但是实际上控制区域非常狭窄,只限于军山和盱眙一代,往外开拓就全都是北元或者朱元璋的实际控制区域。
宋室的皇帝其实想的是朱振打通应天与宋室所在山东的通道,拓宽大宋的控制范围,但是朱振一直没有行动,这也导致大宋的影响力,一直没有办法到达应天,而朱元璋一直处于独立状态。
这一次朱元璋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