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造一个圆筒,一端封闭,内部中心有一根实心圆柱体,圆柱体比圆筒短一截。如果把圆筒竖起来一刀剖开,截面呈“山”字型,只是中间那一竖比两边短,就是那根
实心圆柱。工匠把融化的青铜浇进去,正好就是炮的形状,中间圆钢柱占去的体积,便是炮的内膛。趁着青铜红热,从圆钢筒开口处可以进行锻打使炮身致密,这样,就把浇铸和锻
造结合在一起。
外面的钢筒造起来比较简单,它对应铸成炮的外表面,并不需要特别精密。中间的实心圆柱就不同了,它对应火炮内膛,必须光洁精密才行。
先铸造出圆柱钢型,再锻打加工,因为没有车床,必须手工精细研磨,仔细修正,朱铁路带着徒弟连续奋战了七日,终于造出了这根可以用于造炮的钢棍……
三十几名工匠分成数个小组,各司其职,开始造炮。
先是将钢棍一端接到圆饼形钢锭的正中央,棍子塞进两头空的钢筒,用木块将它保持在圆筒中央位置,再把钢锭和钢筒接起来,剖面为“山”字型的结构完成了。
刚刚发问的那个魁梧汉子叫做朱钢筋,此刻拿着支长长的细毛刷子,将一些粉末刷到钢筒内部的各个面。这些粉末的成分是碳粉和煅烧过的耐火高铝粘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