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在阐东县设立新的盐场,几乎没有任何问题。毕竟新式制盐之法,就是他首创的,应天的官员会给他这个面子。
但是这位县令不仅仅有大局观,而且还能看透事情的本质。
朐县的富裕,根本与盐场没有多大的关系。
设立盐场,确实会让阐东县瞬间变得有钱,仅仅是赋税一样,就可以让阐东县富得流油。但是老百姓又有什么收益呢?
说到底,当地的百姓煮盐和晒盐,都是给别人打工啊,收入上哪怕是有所变化,但是又能解决多少人的工作问题?
刘一闯能够不为自己的政绩谋算,只是为了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,比起当世的不少官员要强太多了。
这样的官员,离任的时候,万民伞肯定是少不了的。
不得不说,阐东县虽然贫困,但是有一位好的县官。
一旁的常茂、刘青山、戚斌、盛庸等人,也对这位之前表现的有些腼腆的县令肃然起敬。朱振看着眼前这位,大抵是自己到达淮安之后,第一位主动来求自己,而且是因为百姓来求自己的县令。心中打定主意,无论如何也要为阐东县的百姓相处一个发家致富
的法子。
不仅仅是为了阐东县的百姓,也为了这位爱民如子的县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