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了人,遂把苏良玉推荐出来。
作坊有员工25人。
20名流水线工人,一半是苏良玉给找来的,原服装厂的退休老阿姨。另一半这是街道主任杨荣帮着招揽过来的,本街道的待业女青年,也是会踩缝纫机的。
四个会用机器剪刀的裁剪师傅,一个是做饭的。
裁剪师傅没活干的时候,还要兼职做搬运工,给各个工位送布料,或者是把缝纫好的衣服折叠好,装在透明塑料袋里。
几天的试生产过后,所有缝纫工都能熟练的干活了,生产也正式开始。
作坊采用的流水线作业,每人各负责一个方面,这种工作方式自然是计件制最合适了。
每一道工序是什么价格,主管苏良玉早就亲身试验过了,可以基本保证员工在技术熟练后,能达到五块钱一天的水平。
若是按照一月干26天,也能挣到130块,比上班强多了。
作坊的第一个产品并不是牛仔服;牛仔裤,而是夏天时的女式牛仔短裤。
这是老板向涛的主意,他想着夏天就要到了,想搞个热销产品出来。
现在作坊里就是热火朝天的在干着。
有裁剪的,有拷边的,还有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