斫琴是一门手艺活。
牧正阳之前特意买了一本《鲁班经》,用来推导木匠手艺的操作技巧,还研读了蔡邕的《琴操》。
不过尽管斫琴的工具与木匠的工具相同,但在专业技术上有天壤之别。
牧正阳在天南山逛了两个月,才捡到一根适合做琴的老松树木,还是想准备充分一点再动手,于是又读起了《琴苑要录》。
“夫琴之为器,通神 明之德,合天地之和,故非凡木之所能成也。是以必记峄阳之孤桐,蔡邕必取奂中之爨材。由是观之,材之不可不择也久矣。去古既远,峄山之桐,世人有所不能致。故高人上士持选奂中奇绝之材用之……”
其中记载了选材、制作方法,以及鉴赏、辩音等全方面的内容。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材质决定了一把琴的上限,《琴苑要录》中将斫琴的材质分成三品。
一曰绝灵,为色边黄边白,半紫半赤,得造化三真之色,柳细而有条理,柔而重,坚而不刚。
二曰最良,色或纯黄纯白,纹柳细而不乱,虽硬不顽,轻而不虚。
三曰中庸,俱取纹柳条理坚而不刚,柔而甲难入,皮薄而骨多,柳性不均则声韵或美或恶,为纹柳或紧或慢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