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行了数千公里路经朝鲜海峡,到达了一个叫海镇的地方。
海镇便是后世被俄侵占的海参崴,它北靠双城卫、南挨毛怜卫,隶属于大明的奴儿干都司。
奴儿干都司是大明政府设置于黑龙江、阿速江(今乌苏里江)、松花江以及脑温江(今嫩江)流域的地方军政机构。洪武年间,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的元代故臣多归降明政府。永乐九年(1411),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,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、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。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流官,后为世袭。
其境内的蒙古、女真、吉里迷、苦夷(苦兀)、达斡尔等族人民,多以渔猎为生。辖区内分置卫所,明朝政府还任命各族首领掌各卫所,给予印信,仍其习俗,统其所属,以时朝贡。贡物有海东青、貂皮、马匹等土特产品,相当于内地的赋税。
奴儿干都司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的奴儿干(今特林),下距黑龙江口约200千米。派到奴儿干都司的官员和驻防军都在这里。有卫、所四百余,屯驻军队,辖区东至海,东北包有库页岛,西至斡难河(鄂嫩河),南接图们江,北抵外兴安岭。
可以说这就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,因为民族的多样化,使之这里管理起来十分的不容易,甚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