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对抗的场面。
而作为四大世袭国公的后代,英国公一脉,一直幻想着重新恢复明初的荣光。
大明的勋贵,怎么也要在朝堂上说话掷地有声,南征北战有用武之地!
想法是好的,有了目标,去执行便是。
可惜啊,张惟贤领会的就有些偏颇。
在他的理解里,勋贵掌实权,才是最大的事情。
哪怕是皇帝反对,都可以想办法找一个不反对的皇帝!
为此,他便惦记上了朱常洵。
按理说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朱常洛才是诸皇子当中最适合做皇帝那个。
但是,也要看理解的角度。
某种层面来说,朱常洛能力太强,年纪长,心智成熟,如果成为帝王,便很难受到张惟贤左右。
朱常洵不一样,虽然他笼络人心的能力很强,但是他执政能力就要差几个档次。
水平差不要紧,不是有勋贵和文官们呢?
这时候,他就能插手政事,从而渐渐恢复勋贵的荣光。
想法不错,正如同当年长孙无忌他们选择李治一样,中庸之人容易摆布。
但是,也要看万历是不是头昏眼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