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君韬率部一路南下,一路上进展迅速,没有半点耽搁。
此番进京,虽然历经了波折,朝中各方势力都在彼此竞争,而且朝中的文官势力还对刘君韬暗中使绊,但是刘君韬也没有白来,不说那几批带回山东的数百人才,这些人日后都会成为山东镇大发展的基础。
还有刘君韬从京城武库等处搜集到的各类火器、兵备,这些火器、兵备也许没有山东镇装备的精良,但是也不乏一些奇思妙想,还有一些也是很实用的,就算是做工不算精良,但是胜在威力大,到了战场上也会有很大用处的。
在刘君韬搜集到的火器中,除了十几杆用来作为军部参考之用的各式火铳之外,还有三门火炮。
这三门火炮虽然都是经过改良后的碗口炮,但相比于明军普遍装备的碗口炮,这三门火炮的炮架都是非常灵活的。
在炮架的底座上,装有坚固的转轮,可以让沉重的炮身左右转动,以便瞄准目标。
同时,在底座和炮身之间,京城的工匠还加装了一个十分灵活的转轴,在转轴的部位还刻有卡尺,炮手可以用专门的楔子钉进去,以便太高炮口、降低炮口。
如此一来,这三门火炮都可以实现左右、上下随意瞄准,而不必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