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是稳定的,虽然也有不少的灾民在灾难中死去,但并没有爆发流民乱潮、大规模死人的事情。
景泰四年二月。
经过几个月的走访、调查,徐有贞终于将黄河、大运河的情况摸清楚,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。
徐有贞对自己制定的方案非常有信心,将这份方案附在了奏折的后面上书朝廷,便是治黄史上著名的《言沙湾治河三策疏》。
听到这个消息的刘君韬也是知道的,毕竟这份奏疏在历史上很是有名。
其具体方案便是:造水门、开分河、挑深运河。
徐有贞借鉴了历史上的治黄经验,采取以疏为主的方针,改良了汉朝王景的制水闸之法,采取“置门于水而实其底,令高常水五尺”的办法,根据河水的流量来控制水流,既保证了运河通航所需要的水位,也调节了水大而引起的溃决之患。
而开分河,也是建立在疏导基础之上的。
“黄河之势大,故恒冲决”、“运河之势小,故恒乾浅”。
有鉴于两河的水势矛盾,徐有贞采取“分黄河水合运河”的办法,在黄河地形水势较合理的地段,挖渠开河疏导入运河,这些地段也主要在山东兖州府和青州府境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