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朱元璋被潜移默化的开始信任‘程朱理学’,并以此作为科举的教材,祸根便是种下了。
程朱理学的核心是什么?
看似是在处处维护皇权,实则,——却是将皇帝的具体职责从政务中隔离出去!
当然,文人究竟是文人,他们也没想取老朱家而代之。
这样不断累积,便是朱元璋也被误导,直接将大明王朝拉向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。
能扭曲到什么程度呢?
比如许多御史、言官、清流之类,一辈子除了耍嘴炮、喷皇帝外啥也不会,晚年时回顾自己的一生,却认为自己是天大的忠臣、功臣,必须得名垂青史……
这样的主流思想,纵然大明的科举极为正向性,又能选拔出什么人才来?
而且。
科举太难了。
难于上青天也不为过。
很多人为了金榜题名,几如是穷尽毕生的精力!
这样就算考上了,他们口口声声说叩谢皇恩,可,心里真的谢吗?
是他们拼了老命才考上的好么吗,管你天子屁事?
再加之诸多政务的细化,导致除了文臣,其他人根本做不了这活,文人集团又开始形成新的垄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