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徐长青便也轻易就找到了破解之法。
先跟东莪去掐吧。
花费了十几天时间,一一走遍各个部队,掌握到了部队的一线情况,徐长青随后召集众将议事,把‘开年大比武’的时间定在了二月中旬,又稍稍上调了比武获胜的奖励,将事情引入轨道,这才是稍稍放下心来,有了忙里偷闲的时间。
可惜好日子不过半天,上午刚刚自己清静一会儿,下午郑茶姑的亲笔信便到了。
郑茶姑对于跟徐长青合作的这次海贸是相当上心的。
包括一官大哥对此也寄予了厚望。
其实,一官大哥也是有些进取心的,他其实也早就盯上了南洋的航路,特别是印度及以西区域。
在此时这个时代,估计也没谁比他更了解其中的那种暴利性了。
只可惜,郑家看着家大业大,却终究还是有诸多浅薄之处,他不可能以一家之力敌一国乃至几国,所以很多事情他就算不爽也得忍着。
徐长青与郑茶姑的合作却是让他看到了曙光。
在郑一官看来,徐长青是何等人物?那是根正苗红的枭雄啊。他的底子岂是郑家可比?
只要抱上了徐长青这条大粗腿,就算船队真在南洋跟那些白皮番鬼发生了冲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