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人对火炮很有见地,小婿想跟他聊一聊。岳父大人,您感觉,小婿能不能把他从京城带走?”
吴襄好歹也在京城混了好几年了,肯定比徐长青这个‘白丁’要有门路的多,此时有这种人脉,徐长青又岂能不用?
吴襄眉头微皱,并没有着急表态。
说实话,他对这些洋鬼子是真不感冒。
纵然知道洋鬼子的火炮技术犀利,但也就仅此而已了,大明能用他们的火炮那是他们的荣幸。
这也是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强大底蕴。
堂堂大明,天朝上国,岂是这些金发碧眼的番鬼可以相提并论?
但徐长青说话了,而且很重视的模样,吴襄也不得不好好思 虑,尤其是,对徐长青脑子的灵活,他也有点佩服了。
“这件事,说难也难,说简单倒也简单。关键还是要看这汤若望本人的态度。”
吴襄说着,开始把他知道的更详细的消息对徐长青叙说。
汤若望什么时候来的大明,吴襄也说不好,真正知道这个人,还是在十几年前,汤若望写了一本叫做《远镜说》的书,广为刊印。
而这本书,正是大明真正引进‘千里镜’的开端,也是这个新兴事物的理论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