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共同的敌人西夏,早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,宋将王绍组织熙河开边,从西夏的南部向西进攻,不断击败和收服吐蕃部落,势力进入新疆东部,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,若没有后来司马光的重新为相,认为打仗得不偿失,早就和几十万吐蕃人一道,把西夏给灭了。
从那时起,战乱不断的吐蕃小部落,就纷纷选择内附,归顺大宋。
而西南则不同,大理和吐蕃在这里用兵从未停止过。
可以说这里以前几百年,以后几百年都不会太平。
大理的前身南诏经常和吐蕃争战,但大理成立时,吐蕃帝国已经衰落、解体,吐蕃地区成为封建领主和寺庙的割据,大理国内也不太平,权臣高氏和皇家段氏的争夺日剧,也无力对外扩张,总体趋于和平。
唯一例外的就是滇藏交界的盐井地区,由于食盐的重大经济利益,双方一直争夺,延续数百年。在后世的历史上,直到清代,丽江的土司仍然和藏区领主为此地大打出手。
双方的关系可以说是不共戴天,此地的吐蕃部落也一直防备大理人的入侵,守卫森严。
按正说,从大理进攻吐蕃,一定要绕开这块是非之地。
只要从其他地方进入吐蕃,相比不会有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