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在杨学的带动下,汴梁学风有些扭转,但是过犹不及。
许多奇奇怪怪,形形色色的发明,被一群怪人鼓捣出来。汴梁城中,一时间群魔乱舞,真正潜心作学问,探究本源的反而少之又少。
这些人各自在延庆观下、相国寺外这等热闹的地方夸耀本事,但是随着许叔微等人的回归,彻底沦为陪衬。
这些最早被杨霖的优厚待遇聚集到一处的杂学家,凑到一块互相弥补,取长补短,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小队。
他们在幽燕,大展所长,为韩世忠提供了不少的守城利器,甚至还有火器。
回到汴梁,一时间被汴梁浓厚的学风,熏得晕晕陶陶,自己这些人的好日子,竟然这么快就到来了。
一场在杨霖意料之外的发明风暴,悄然在汴梁开刮。
杨霖正在长乐楼,召见几个延庆观的老道,从辈分上说,最小的也是杨霖的师侄一辈的。
而整个延庆观,够资格做杨霖师侄的,都已经是七十岁以上的道长了。
“赤阳师弟,那耶律延禧,怎么说也是大辽的帝主。他强要入我延庆观,你说...”
“九陵师兄,耶律延禧虽然是俗世君王,但是既然有向道之心,也无妨度之。就是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