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的宋江,看着高柄,拉了拉他的衣角,道:“衙内,今日这场面,是不是有些夸张了?”
高柄暂时收起了满嘴的赞美之词,伸出手背遮挡着嘴巴,低声道:“做什么规格的事,就要配什么场面,古往今来,都是这样的,放心吧。能见到这般场面的,不过汴梁城这数万百姓,那普通百姓,只是看个热闹,可是他们嘴巴会十倍夸张,传开来可就是万民空巷,锦绣盛世。”
宋江默然不语,心中暗道,确是如此。
武则天等人,当初造势,更是夸张。
什么狗屁不通的祥瑞,她也敢坦然受之,老百姓只怕事情不玄,不出奇,不夸张,根本不会去思考揭穿。稍加挑动,汹涌如潮,合理疏导,势不可挡。
朝廷宣教到位,他们会化身最好的工具,往大里吹嘘,传的神乎其神,传的煞有其事。
要是真有几个敢站出来指摘的,反倒会成为众矢之的。
尤其是在这个没有影像的时代,大场面全靠那本就带着浓郁夸张气息的诗词传颂,所以上层搞起这种事来更是肆无忌惮。
有资格跟着高柄等人,在城外迎接的,几乎都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。
再次一些,就是五品以上,三品以下的,可以登上宣德楼,居高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