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隍庙起源于华夏古代水的祭祀,城隍是《周宫》之中的八神 之一。
古代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里的老百姓,修建了高大的城楼后,有的地方宽阔利于挖掘,便会开挖护城河,称之为城池。
有的地方城楼太小,或者靠近山区,不好挖护城河,便会只挖一条护城的壕沟,而这种壕沟就叫就被称之为‘隍’。
总的来说,有水的城就叫城池,没水的就叫城隍。
后来,由于古代战事频繁,而没有护城河的城当然更容易被攻破,所以古代人为求心安,就把周宫八神 里水的祭祀神 给供奉了起来,希望能起到护城河的作用。
而由于城隍是老百姓自发供奉的神 ,所以便口耳相传叫做城隍庙。
再后来,唐太宗李世民得皇位后,决意一统天下城隍庙,这时才发现城隍庙里供奉的周宫八神 乃是道教之神 。
不过那时城隍庙三个字实在是太过脍炙人口,而李世民又一向以人心为重,所以便没有强行更改,但主持城隍庙的,却从此就一直就是道士。
………………
以上这些典故,林洛虽然并不完全知晓,但身为江城大学历史系的学生,他多少也有些耳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