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来看来,个个都在嘲笑他们,开张搞得这么热闹,这么张扬,如今货卖完了,却没有货卖了,简直是笑死人了。
看笑话的人很多,本来因为他们的生意太好而生心嫉妒的,此时更是恨不得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全部嘲讽出来。
然而苏宛平可不是这个时代的小妇人,脸皮薄,做生意没有脸皮薄的,她跟滕海像没事人似的,进铺里一看,每个柜台都卖得一干二净,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,而门口还来了数位杂货郎。
这些杂货郎也是拼了,每天来回挑两担,不管多远都会去,以前开分销商铺的时候,苏宛平还会宣扬让地方乡村也办杂货铺子,给一定的支援,如今这些杂货铺没开了,这些挑担的杂货郎成了香饽饽,个个都跑杂货郎那儿买了。
杂货郎身上穿的衣裳,喜客来三个字很是显眼,虽然百姓不认识,可是说的人多了,便将这三个字也给记下了,每每听到杂货郎拔浪鼓和吆喝声,村里人都会出来看热闹。
就算不买看看他卖些什么也是好的,可是不知不觉还是买了的,里头连吃的小糖粒子都有,有孩子的地方就会嘴馋,多少还是能卖出去的。
苏宛平看到这场景有些哭笑不得,她的生意这么好做,不应该是高兴么?外头那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