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出,全场更是静默无声,也免得他们再来轮番上阵,于是仅凭这三副上联,对上的便是赢了苏义,没对上的,那就只能自认为才识不及他,当然苏义可没有这意思,但他们却觉得是这意思的。
这一下高座上的众位官员再看苏义的眼神都不一样了,此子先不说能不能中状元,便是凭着他的应付手段,将来入了官场,恐怕也是前程无量啊。
有多少读书郎读的是读死书,一但做了官才发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,下到地方为官,不是被地方官员或者富绅拿捏,便是政迹平平,接连两任都别想升职,更别想着能熬到入京述职了。
所以不仅读书要厉害,那应付的手腕也是要有的,那赵知县便是吃在这手段上的亏,他十年寒窗可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做官,做官也是他慢慢摸索出来,如今被这些地方官员和富绅制约着,下什么决定都身不由己,好在慢慢地将事情给解决了,也得到了百姓的好评。
季大儒却是看着这个小弟子很是高兴,许是最近他太过严厉,先前他还担心着苏义太过看重这名声与身份,怕输,现在季贤看来,苏义却是不将输赢放在眼中,他不过是当这一次是一场诗会切磋罢了。
很快有陆续上前对出下联,上面众位官员听了都不如意,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