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军募兵,向以高额回报相诱,以恩义相结,部队的待遇,于北洋六镇之中,亦为最优。除去对军人自身足粮足饷以外,对待军属,也多有优容,是以募兵十分容易。
苏北贫民居多,这些农人,所要求的并不多,只要有自己的田地,不用像过去一样,把自己的妻子交给族长或是乡绅先享用,家里能有积蓄的粮食,能有属于自己的牲口,就已经心满意足。为了这些梦想,有的是年轻力壮的后生,愿意用自己的性命,为自己的家人搏个出身前途。
加上萧大龙现身说法,也为募兵提供了很大帮助。他当初也不过是这片土地上,一个极不安分的泼皮。如今都能混成鲁军营长,有大批的后生自信,论本事自己比他只强不弱,他都能当营长,自己凭什么不能。
投军的热潮,伴随着分田地,行新政的舆论,顺着热浪,席卷了整个苏北。对于赵冠侯的那些新政,民风保守的苏北,未必愿意接受。可是伴随着新政而来的福利,却没人愿意拒绝。随着胡萝卜同来的大棒,虽然味道不大好受,但是看在胡萝卜份上,也只能先忍下来再说。
总体而言,这些新的政令里,扰民条款不多,只有农闲时兴修水利,修建仓库以及为军方出军差当夫子,这几条算是劳民。可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