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洋债实际是利国利民利山东的善举。谁反对借债,谁就是民贼,是山东父老乡亲的罪人。
文章最后阶段,白斯文还以世代居住在山东的老山东人身份表态,洋债借的太少,胆子不够大。应该再接再厉,多借洋债,只要保证山东眼前的福利不受影响,未来的偿还问题不必担心,到时候,一切都会变好的。
看完文章之后的毓卿一脸的无奈,侧头看着赵冠侯问道:“我们放了个什么玩意出来啊?要说山东好笔杆子是很有一些的,可是我怎么觉得,都比不上这位白斯文。”
“因为他们还要脸,所以比不过这位。他这还是刚开始,以后还会有更猛烈的弹药出来。打笔战,我想我们输不了。毕竟宣传的渠道掌握在我们手里,山东虽然大幅度普及教育,但是文盲还是比认识字的人多。所以渠道的意义,实际比文字更大。再者,我们掌握着乡村。扶桑人专门在城里用功,广大乡村的人口基数,可是比城里大多了。到时候他们就知道,民心民意,是掌握在谁一边。有一点美中不足,就是白斯文这家伙居然算是我的知己,很多地方跟我想的接近,这让我太痛心了,我怎么就跟他成知音了。”
毓卿在他胸口轻轻一捶“因为我的额驸和白斯文一样,都是够缺德的坏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