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代中期,克隆pc逐渐开始蚕食先行者ibm的市场份额。因为ibmpc使用的是随处可得的配件,其它厂商很容易就可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及反编译bios文件。
1983年,康柏推出台ibmpc克隆产品并马上成为热门产品。ibm当时可能其实是想让其产品更加专利化的,ibm内部一直有人主张推动硬件产品专利以防止被随意复制。可惜ibm的律师太无能,输掉了对康柏的官司,从而打开了克隆大潮的闸门,什么人都可以生产兼容pnetbsp; 俗话说的好,有人失意,那么就有人得利。失意的人应该是ibm,得利的自然就是英特尔了。
这是典型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!
所以,飞黄腾达地英特尔公司,最应该感谢的不是ibm的工程师或者高层,而是那些输掉官司、让克隆产品喧宾夺主的无能律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