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的金陵城中多了几分丰收的欢喜。
大明的主粮以前是米麦,后来又多了个土豆,甚至外面还有消息说嘉蔬署在弄一种和土豆不相上下的丰产作物。
换做是二十年前,这个消息能让人趋之若鹜,人人谈论打听。
可现在有了土豆,吃不饱的人家只会被人讥笑。
天才刚亮,金陵城渐渐的醒了过来。
现在能吃得起早餐的人很多,但大部分都是在自家做了。
外面的早餐品类很多,但最多的还是面食。
面食最大众化的自然是饼和面条,可这是老黄历,现在的北方面食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。
油饼是大家的心头好,吃着过瘾。一嘴咬下去,那股子油香直透鼻端。再从鼻端侵入大脑,加上被油炸逼出来的面香,那味道能让人止不住继续吃的欲望。
早餐摊子就是一块门板,下面用两个高凳子架着。
门板就是操作台,边上一个双眼炉子,一个大的煮着豆浆,一个小的在烙饼。
在操持着这一切的是个半大孩子。
秋天的清晨有些微冷,那孩子舀了点猪油在平底锅里,然后把摊好的饼顺着放下去。
锅里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