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知道许乱和常欢两个人离开了考场出去交谈了什么,可能只是因为刚才的话题太过沉重。常欢选择这个题目的时候,也没有去细想这题目背后藏着多少悲凉。
大概一盏茶的时间之后,常欢和桑乱从外面回来,进门的时候两个人看安争的眼神 显然有些不太一样。常欢的眼神 比较复杂,似乎偏见多一些。而许乱的眼神 之中,纯粹的欣赏的意味则更多。安争在明法司的时候见过的人多到数不过来,一个人的眼神 之中藏着什么样的情感,他纵然不能判断的极为准确,也相差无几。
这算不得什么天赋能力,只是一种长时间的积累。在明法司那么多年,安争处理过的人有多少?接触过的人有多少?
接下来的考题没有什么新意,无非都是战术上的一些案例。绝大部分的考生都能应付自如,最起码能得到一个良。
安争不知道,刚才常欢和许乱出去之后对他的评价差距有多大。
而且到最后,常欢和许乱也没能说服对方。在常欢的考核簿上,安争的第一题给了罕见的极差两个字评语。因为对考生的评价只有三种,优,良,差,常欢用了极差这两个字。恰恰相反的是,在许乱的考核簿上,安争第一题得到了一个极优。两个人的判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