么意思 。
但有一点他已经知道,刘辨本身似乎并没有什么想法。那一日封国的奏折,怕是和刘辨无关。因为在那一天之后,二十余日中,刘辨没有再提出封国的事情,即便早朝时有宗室提出,他也含糊着岔开话题,很显然对这件事没有半点兴趣。也就是说,所谓封国,很可能是宗室的想法。
不过这猜想终究是猜想,董俷也弄不清楚刘辨的脑袋里,究竟是怎么考虑。
也许今天这会面,和此事有关吧……
不知不觉,董俷随着杨谦,已来到了柏梁台外。
******
就在董俷进未央宫的时候,杜邮堡的一间囚室里,两个少年正面对面的坐着。
一个是董冀。
另一个年纪比董冀略小一些,看上去有些单薄,眼睛很大,眸光兔脱,透露出一丝诡诈之气。
嘴角微微上翘,脸上却带着不屑的表情。
“大公子原来只这些手段?栽赃陷害,不过是小人作为。”
董冀面色平静,看着那少年。少年的话语中带着嘲讽之意,可是董冀,却恍若没有听见似地。
“周不疑,依你之见,我当如何?”
少年正是刘先的外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