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“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,除了我以外,还有谁能让大哥放心?”
“那四叔您的意思是?”赵风一时有些糊涂。
“你要外放啦!”赵延呵呵笑着:“大哥和我说了几天了,皇上对你很满意。”
“是吗?”那一刻,赵风心里五味杂陈。
为什么要到洛阳来求学?不就是要个更高的起点吗?
汉朝刚开始的举孝廉制度,到如今成了世家互相举荐后辈当官的阶梯。
有汉以来,刚开始孝廉必须要到四十岁以后才能举荐。
随着西汉覆灭东汉崛起,这制度越来越完善。到了桓帝灵帝这里,互相攀比成风。
今天你们家孩子八岁喂爷爷吃饭,明天我们家孩子七岁能给爷爷洗脚。
这是大孝子啊,那必须举荐。于是乎,年龄也就越来越轻。
要不然,怎么可能赵家的后辈们,身上都有孝廉在身呢?
譬如赵风赵巴赵云,他们哥仨是一起申报的,就是在父亲病重时,端茶递水,以孩提韶年之幼,行此孝举,不是孝廉是什么?
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,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,孝廉是“孝顺亲长、廉能正直”的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