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不气馁,转而研究周遭的一切。
这么一琢磨,真让他发现了一丝蹊跷,空间里原本不曾注意的角落,有一道石门,小小的石屋中,一个人坐化在那里。
也不知道他坐化了多少年,甚至像传说中的冰肌玉骨,难不成他就是老君遗蜕?
石桌上记载下了坐化者的一切,字迹没有半点腐化,李家的人对古文的研究和传承,从来都是重中之重。
果然,他就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。
作为管理周王朝的史官,他看了大量的典籍,才了解了先天强者的冰山一角。
而且,他还发现了不少导引术,或许在上古先贤看来不过是鸡肋,后来者却视若至宝。
人谁不想长生?老君一点一滴地吸收着前人的智慧,殚心竭力,写出了《道德经》这千古经典,生怕误导后来人。
不是他不想激进,而是集百家之长,可以说吸收了能够发现的典籍中的优点,给外人的感觉看上去十分中庸。
开什么玩笑,修者本身就是与天争寿,岂是处事中庸的人能够做到的?
在老君的推测中,古修们大概是把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搜罗一空,到了先天的境界,哪怕是一粒微尘都不会错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