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之道。”
面对鞑子的入侵,很多士子文士都在深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,为什么大明会败亡?
很多文士为了抗清都纷纷弃文从武,亲自带兵作战。
现在听到郑成功搬出满清鞑子与大明的例子后,辜朝荐沉默了。
看到劝说住自己的手下,郑成功在厦门城东选取了一处大庭院作为厦门格物学院的校址。
在“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,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”为名下,郑成功“三顾茅庐”劝说宋应星放下对自己的成见,担任了厦门格物学院的院长一职,冯澄世做了教导主任。
格物教学对于明朝那些文士来说是奇技淫巧之术,难登大雅之堂。他们都不屑一顾,更加不懂,根本不能指望他们能教导什么格物了。
现在能教授格物的除了传教士,就是能识文学字的匠工了。
但这种匠工很稀少,远远满足不了学院的需求。
为了找到足够的老师,郑成功举良工,凡是能识字的能工巧匠,郑成功一律高价聘用。
请来了格物教师,那些教导四书五经传统文学的教师到是好找。
没几天,曾樱、卢若腾等人就安排了福建浙江等地几个童生秀才来格物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