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将青州水师的名额扩充到了一万人。
兖州原本就是两个练兵大营所在的军事重州,当然也有守备兵。
徐州到手之后,兖州各郡国的守备兵和守备职务取消,归入泰山大营内。
其后,郭鹏又动手把泰山大营往徐州东海郡搬迁,改名为东海大营,以此削减兖州过于沉重的军事负担和军事职责,也要就此强化郭鹏在徐州的势力,深深扎根进入徐州。
豫州有两个守备,设置在颍川郡和汝南郡。
颍川守备为李典的叔父、魏国建威将军李乾,汝南守备则是魏国威烈将军郭烈。
汝南置守备兵一万,颍川置守备兵一万。
大体的防线构成就是如此,主力战斗部队的人员就在二十六万上下。
但是军事构成之中不仅仅只有战斗兵员这一种,辅兵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,世人熟知的火头兵就是辅兵的一类,而不同时代不同朝代对于辅兵的定义也有所不同。
春秋战国时代,军队分为上军中军和下军三种。
上军就是战斗主力,中军是负责守备,下军则负责差役,就等于是辅兵。
而西汉那种全国类型的兵役制度之下,一年份新兵只能做一些守备和杂役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