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日常都会常见的东西。
前世的蒙童读物是天地玄黄,不是不好,而是不适应这个时代,也不适合大规模推广,虽然字里行间中的优美让人心醉,却不是下里巴人。
他抄袭的第一篇简单的可笑,可是没有一个重复的字,每一个都是他之前就选定的声韵字。
牢记住第一篇,至少族人们会认得十个数,知道夏城的计量单位是里,一里长一步宽的土地是一亩,以及一步宽是两个垄沟的宽度。
而且也推广了夏城的语法——量词,一枝花,不是一头花,也不是一花。
写完第一篇,陈健在另一卷木简上写了第一篇的注释,从里引导出的度量衡制度、从一枝花引导出的量词语法,以及大量的课后练习题。
写了一上午,只把第一篇的注释写完,最后在后面写了一个“十五天”的字样,意思是十五天之内叫人认得这十个字,不算太难。
至于第二篇,则是启发人们的思考:秋天和大雁南飞的联系,同时引出白露这个节气。
第二篇的备注中,有春夏秋冬的解释,有夏城的各个节气,有四季轮转的种种表象。
在第二篇的后面注了一个“十五天”之后,再由第二篇引出第三篇的各种